繼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公布后,廈門率先公布了住房發展規劃(2021-2025年)公示稿。
11月16日,廈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發布了關于《廈門市住房發展規劃(2021-2025年)》(公示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明確“十四五”期間住房發展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其中明確提出,保持住房價格總體平穩,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年度漲幅不超過5%。
值得注意的是,11月17日,住建部部長王蒙徽撰文解讀“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的“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時提出,要堅持“房住不炒”定位,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全面開展房地產市場調控評價考核工作,著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
業內人士認為,“房住不炒”確定性的寫進國家的“十四五”規劃,穩房價也是各國家相關部門繼續堅持的一個目標。作為計劃單列市和二線城市,廈門對未來五年的住宅發展方針,基本上可以代表全國一二線城市做法。對于部分二線城市來說,跟進廈門的可能性較大。
廈門明確未來5年房價年度漲幅不超5%
11月16日,廈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發布了關于《廈門市住房發展規劃(2021-2025年)》(公示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明確“十四五”期間住房發展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
在“十四五”住房發展規劃目標部分,公示稿提出,住房消費健康發展。保持住房價格總體平穩,逐步使住房價格與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相適應。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年度漲幅不超過5%,住房租金價格年度漲幅不高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因城施策,引導量力而行、梯度消費,滿足剛性和改善性購房需求,推動房地產同實體經濟均衡發展,促進市場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
公示稿同時提出,住房供給結構均衡。新增住房供應總量約38萬套,面積2950萬平方米。其中,商品住房供應量約12萬套,面積1300萬平方米,占比約45%;保障性住房供應量約10萬套,面積600萬平方米,占比約20%;市場化租賃房供應量約10萬套(間),面積450萬平方米,占比約15%;新建安置房供應量約6萬套,面積600萬平方米,占比約20%。
值得注意的是,廈門是全國范圍內第一個推出住房發展“十四五”規劃(公示稿)的城市,并且是首個將房價年度漲幅不超過5%寫入規劃的城市。
對此,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認為,廈門住房發展規劃中有兩點引人關注,一點是穩房價,另一點是重保障。其中最重要的是對于房價漲幅實行硬約束。2019年,全國多個熱點城市(含廈門)試點制定“一城一策”與長效機制方案,其中就包括房價漲幅不超5%。如今將這一硬指標,延伸至整個“十四五”期間。
楊紅旭還指出,廈門之所以敢在“十四五”規劃中將5%的硬約束寫進去,估計主要是近四年樓市不熱,所以感覺未來五年也無妨。但如果換杭州與西安,大概率不敢這么硬核明確不超5%,因為近兩年房價漲幅明顯超過5%了。
券商中國記者發現,廈門住房發展規劃在“十三五”住房發展回顧部分也指出,市場調控日趨完善成效漸顯。積極貫徹“房住不炒”定位,從供需兩側多措并舉落實調控任務,初步建立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市場回歸理性,房價保持平穩,投機炒房行為得到有效遏制。近三年房價漲幅低于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水平,“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基本實現。
住建部定調未來五年調控方向
11月3日,新華社正式發布《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其中,關于房地產調控方面的表述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租購并舉、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完善土地出讓收入分配機制,探索支持利用集體建設用地按照規劃建設租賃住房,完善長租房政策,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
11月17日,住建部部長王蒙徽撰文解讀“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的“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文章除了指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重要意義和目標任務,還提出要完善住房制度,包括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完善土地出讓收入分配機制、改革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提升住房品質等五方面內容。
王蒙徽表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著力解決住房結構性供給不足的矛盾,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基本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推動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在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方面,王蒙徽表示,因城施策,落實城市主體責任,健全政策協同機制、省部市聯動機制、監測預警機制、市場監管機制和輿論引導機制,建立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全面開展房地產市場調控評價考核工作,著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楊紅旭指出,“房住不炒”確定性的寫進國家的“十四五”規劃。穩房價也是各國家相關部門繼續堅持的一個目標。作為計劃單列市和二線城市,廈門對未來五年的住宅發展方針,基本上可以代表全國一二線城市做法。對于部分二線城市來說,跟進廈門的可能性較大。
楊紅旭同時指出,2006年以來70城中二線城市總體新房價格指數同比漲幅均值是5.4%,未來五年控制在5%的壓力并不大。
來源:證券時報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