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靠前的房企,竟深陷債務危機?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房企排行榜經常出現“數據打架”情況,甚至同一家企業在不同榜單的排名相差數十名。據了解,為了實現年度銷售規模,一些房企讓總包單位、銷售代理公司、合作單位等假簽約,有的甚至直接花錢提高名次。
排名是房地產企業最好的廣告之一。不管是房企引入合作方,還是地方政府土地出讓或項目招商引資,都會參考這類排行榜。而對公眾而言,大多數人也會認為企業排名好就值得信賴,買房更放心。
如今看來,現實并不樂觀,一些房企不僅業績注水肆意妄為,“數據打架”讓人云里霧里,而且花錢買榜已成為行業內公開的秘密。這些不僅會誤導廣大購房者,還會給金融市場、信用評級提供錯誤信號,不利于金融機構作出合理的信用評價和貸款準入,為防范金融風險帶來不利因素,同時也不利于穩房價、穩預期。
值得關注的是,在房企排行榜亂象中,一些中小房企處于很尷尬的位置。比如,有的業內人士就表示,“努力一下可以爭取到前60名、前70名;但如果不在乎,就可能跌出百名。”因而,不少中小房企只能接受花錢買排名的潛規則,而且沒有多少“議價空間”。
顯然,如果坐視房企排行榜亂象不管,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就是空談,“房住不炒”“住有所居”也就不容易實現。從國際經驗來看,具有公信力的行業協會、龍頭組織,是行業排行榜的主要發布者,也是厘清政府監管、行業自律、百姓監督三者職能,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的重要機構。但就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行業組織這方面的作用發揮并不充分,有的甚至淪為“蓋戳工具”,依靠企業交的會費生存,無法有效監督行業內的違規行為。
根除房企排行榜亂象,還需直面問題,對癥下藥。一是建立健全企業誠信的評價、查詢和服務系統,加大失信成本,優化市場誠信環境;二是剝離相關組織機構與榜單發布業務的利益綁定;三要加強行業自律建設,培育有公信力、影響力的行業協會,進而由協會來發布榜單;四是對于市場主體和群眾舉報的違規發布榜單與買榜的行為,加大懲戒力度,形成震懾。
從某種角度上說,什么時候房企排行榜的亂象能夠被剔除,趨于真實客觀,房地產行業才能走上更成熟、健康的發展道路,老百姓才更有可能買到性價比高的房子,而房地產市場和金融市場也能更趨穩健和有序地發展。
來 源:工人日報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