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一太平戴維斯發布2020年第四季度北京房地產市場研究成果,深入解讀在過去一年,北京市場寫字樓、商業零售、住宅及大宗投資等不同細分領域的綜合表現,并就未來北京房地產市場走向做出展望與預判。
第一太平戴維斯華北區董事長麥安東(Anthony McQuade)表示:"2020年對于中國來講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北京作為中國首都、經濟領先的一線城市,在疫情爆發前后整體市場的表現亦值得稱道。更加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9月北京自貿區的橫空出世,預計自貿區概念將助力首都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加快打造服務業擴大開放先行區、數字經濟試驗區,構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利好北京商業地產的快速發展。北京房地產有望迎來新一輪的發展契機。"
回顧2020年,北京寫字樓市場經歷了由抑制到復蘇的跌宕過程,上半年寫字樓市場受疫情影響表現平平,全市空置率持續走高,下半年市場活躍度有所反彈,尤其是新興區域憑借租金低廉的優勢完成了若干宗重要成交。至四季度末,北京甲級寫字樓平均租金為每月每平方米人民幣349.2元,平均租金指數環比、同比分別下降1.1%、3.5%。全年北京甲級寫字樓市場的供應量約為64.9萬平方米,但凈吸納量僅為177,400平方米,因此也導致空置率被推高至15.8%的高位,環比、同比分別上漲0.7、3.1個百分點。2021年,北京寫字樓市場將迎來超過百萬平方米的供應大潮,可以預計,未來很長時間全市寫字樓的運營仍將面臨極大的去化壓力。
商業零售市場是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板塊之一,從年初受到疫情沖擊客流下降,到下半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零售市場的復蘇令人欣慰。全年零售市場共有四個新項目入市,且新入市購物中心的簽約率與開業率均保持了較高水準,北京零售市場整體呈復蘇態勢。截至四季度末,全市空置率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至6.9%。
為重振消費,北京市政府持續推出多項措施,包括進一步推廣夜經濟模式,延長購物中心、商業街區等零售場所的營業時間。同時,新一輪的"一店一策"改造升級計劃也應運而生,包括秀水街等零售項目將進行全面的升級改造。此外,消費券的持續發放也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消費熱情,推動零售市場復蘇,消費市場逐步回暖。
商品住宅市場是房地產市場的支柱,在疫情的沖擊下保持了強勁的韌性、同時也是反彈速度最快的領域: 2020年全年,北京一手商品住宅供應面積達790萬平方米、成交面積為717.5萬平方米,同比去年分別上升3.3%、5.1%。土地市場方面,全年共成交87宗地塊,土地成交總金額達1931.5億元,同比上升14.6%。可以說無論是供給端還是需求端,北京住宅市場已完全走出疫情影響,重新進入正常運行通道。
高端租賃市場方面,基于近期國際疫情形勢,政府及相關機構將繼續強化出入境管理措施,預計北京服務式租賃市場仍處于回暖速度。2020年,全市服務式公寓市場共計有547套新增單元,同時疊加疫情對需求的影響,導致全年整體入住率出現下滑,直至四季度市場初步回暖,入住率環比增長2.8個百分點至77.5%;全市服務式公寓平均租金為人民幣每平方米每月250.6元,租金指數環比、同比分別下降0.5%、5.1%。
大宗投資市場投資周期較長,并受宏觀經濟及微觀市場等多重因素影響,因此在2020年的整體表現遜于2019年。全年北京投資市場累積成交金額達人民幣525.8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33%。除寫字樓、購物中心等傳統資產外,數據中心等非傳統投資成為新的熱點,這與戰略性發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高端制造業和數字經濟等政策導向息息相關。
展望未來,2021年作為"十四五"規劃的元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十四五"政策主要聚焦于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等的重大戰略部署。關于房地產領域,十四五建議提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并首次提出"推動金融房地產與實體經濟均衡發展"。可以預見,推動城市更新、挖掘存量潛力將成為2021年的熱門話題,2021年如何從存量資產中把控新的發展機遇,將成為市場從業者需要深思的重要議題。
來源:第一太平戴維斯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