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疫情形勢好轉,復工復產進入快車道,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走出家門。3月以來,各區相繼推出消費券,各大商場也紛紛舉辦線下活動,激發市民的消費欲望,深圳的商圈經濟正在逐漸復蘇。與此同時,一些品牌和商場也看到了疫情背后的商機,開始新一輪的商業布局。
5月15日,以羊絨為主,結合絲綢、皮草、皮革等材料進行原創設計的中國服裝品牌卡詩米婭在 One Avenue 卓悅中心開設了首家線下零售店。疫情之下,實體店鋪的銷售情況普遍受到影響,選在這個時間節點開設新店,公司 CEO 楊創有自己的理由。
服裝企業拓展線下銷售渠道
楊創表示,卡詩米婭此前主要以批發和線上零售為主,目前已有10多家加盟商和500多家合作的集合店。雖然早有通過開設品牌零售店拓寬線下渠道的想法,卻一直未能實踐。今年因實體經濟遇冷,不少優質地段的商場都開出了優惠的入駐條件,楊創認為布局線下的時機已經成熟:“品牌在和商場簽約的時候,通常都會一次性簽上幾年,所以在較為優惠的條件下入駐,對品牌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除此之外,近期的銷售數據也讓楊創對市場前景充滿信心:“就我們品牌來說,從今年3月開始,銷售量就已經開始回升,4月份的銷售更是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成,這種復蘇的態勢讓我們對市場很有信心。”
同樣看好市場前景的還有深圳萬旗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韓志強。他告訴記者,今年公司旗下品牌克勞西也將在全國多地增設實體門店。“我們的品牌定位在高端客群,中國作為儲蓄大國,疫情期間這部分人受到的影響較小,依然有可觀的消費能力。”韓志強認為,線下店鋪能給消費者帶來良好的體驗,繼而增加消費能力較強的客群粘性,因此今年將會繼續拓展線下銷售渠道。
深圳市服裝行業協會會長潘明認為,線下門店對于品牌的構建來說非常重要,消費者可以在實體店內近距離感受服裝的面料和設計。“像卡詩米婭這樣注重觸感和質感的品牌,其產品可以在線下門店中得到更好的展現。”潘明表示,在實體店中能享受到更好的服務也是高端服飾的賣點之一,對于消費者來說,實體消費也更有體驗感,因此雖然疫情推動了線上銷售的增長,但門店依然是品牌需要重視的部分。
商場升級提振消費
在疫情里“危”中尋“機”的不只是服裝品牌,一些商場也趁此機會調整品牌結構。疫情期間,購物中心內部豎起圍擋的現象并不罕見,雖然一些品牌門店延期開業或撤場,但這同時也為商場提供了升級轉型的機會。
One Avenue 卓悅中心招商部總監欒元鳳告訴記者,五月以來,商場已經組織了多場主題活動來引流。同時也引進了包括特斯拉體驗中心、華為智能生活館、馬爹利全球旗艦店等多個獨家品牌,為深圳市民提供獨特的消費體驗。
“雖然對線下銷售有一定的影響,但也給了我們調整品牌結構的機會,讓商場找到更精準的定位。”據欒元鳳介紹,目前沉浸式旗艦影院CGV影城、街頭潮流品牌買手店班門選物、Champion 華南旗艦店、中國李寧華南旗艦店等已入駐 One Avenue 卓悅中心。今年下半年,快時尚品牌優衣庫、華南獨家的超庫限量鞋款集合店CONCEPTS等多個品牌也將登場。欒元鳳表示,引進卡詩米婭也是商場在多元化探索上做出的選擇:“這個品牌的調性和產品品質都很出眾,在網絡上具有一定影響力,通過引入這種品牌,商場可以獲取更多新客源。”目前該購物中心的客流量已經恢復至疫情發生前的9成。
福田星河 COCO Park 也已經開始內部升級調整。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商場本就計劃在今年進行內部升級,春節后已有sunion、Ooki Doki、Cha Tra Mue、米陀飯團、4iNLOOK等多個全新品牌開業。今年更將有華南首家的樂高品牌旗艦店、Nike Kicks Lounge、L.K.Bennett、Champion、周大福薈館、華南首家的墨西哥餐廳Taco Bell、華南首家的八月堂、1886、ABC Cooking、鼎幸、食冶等多個品牌入駐商場。
業內人士表示,附近民宅較多、人口密集的商場復蘇的更快,其中網紅餐飲、火鍋、輕食、茶飲等業態復蘇較為明顯。晶報APP記者在走訪包括皇庭廣場、KK one 、壹方城等多家深圳商場時也發現。多數購物中心在餐飲方面都趁著疫情期間人流較少的機會進行局部調整。如皇庭廣場引進了新式茶飲伏見桃山,而 KK ONE 和壹方城也都進行了餐飲區域的整體升級。而零售店鋪的復蘇相對較慢,但年輕群體的潮流服飾、鞋履等消費力也在逐漸增長。
來源:深圳晚報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