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一封上交所質疑格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600185.SH,以下簡稱“格力地產”)蹭“口罩”熱點及違規信披等事宜的問詢函,將公司推至臺前。對此,格力地產承認存在信批違規,但其否認“蹭口罩”熱點影響股價的情況。
對于上交所提出的“公司擬以2100萬元投資高格醫療科技70%股權,主要生產口罩等醫用物資”等問題,格力地產表示:經公司自查, 前述“口罩產能、積極推進出口業務”等信息是高格銷售口罩銷售負責人不熟悉信息披露規則,在接受有關疫情防控采訪被詢問未來計劃時的答復。上述人員只是將其作為日常經營和宣傳活動,基于口罩銷售而做出的答復,未告知董秘處,也未告知公司負責人。該信息發布不符合《股票上市規則》的信息披露規定,公司對此向廣大投資者致歉。公司將進一步提高規范運作意識,強化信息披露管理,加強對各部門信息披露義務責任人的培訓,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透過口罩疑云,令投資者感到好奇的是,近年來,先后涉足口岸經濟、海洋經濟等多個產業的格力地產,目前經營狀況如何?多元化布局效應是否已經凸顯?同時,隨著規模房地產企業市場份額愈發集中,其多年來支撐主營收入的房地產業務生存現狀如何?就以上投資者關注的問題,《投資者網》多次致函致電格力地產董秘辦,但公司一直未作任何回應。
主業地產空間被壓縮
格力地產是一家集房地產業、口岸經濟產業、海洋經濟產業以及現代服務業、現代金融業于一體的集團化企業。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格力地產房地產業務占總收入比重縮減至48.95%。但對于其地產業務占比下降,有業內人士認為,主要與房地產業務的增長停滯密切相關。
2016年-2018年格力地產的營收分別為31.22億元、31.3億元、30.7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速分別為22.67%、0.27%、-1.6%,增長放緩甚至出現下降趨勢;凈利潤分別為5.99億元、6.23億元、5.1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速分別為-56.26%、4%、-17.89%。營收和凈利潤均出現了放緩、下降趨勢。2016年-2018年,房地產業務占總收入比重分別為96.7%、94.84%、77.61%,占比呈現逐年“減少的趨勢”。
從近年來格力地產房地產業務發展來看,存貨去化較慢、周轉率低于行業均值等問題比較明顯。據2019年三季報顯示,報告期末格力地產存貨223.99億元,存貨中包含華寧花園、格力香樟、格力廣場、格力海岸在內的多個開發產品去化較慢,例如目前在開發的格力海岸項目開發周期為7-9年,時間相對較長。
此外,據克而瑞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2019年中國房地產銷售TOP200排行榜》上,格力地產已連續兩年不在其列,跌出中國房企前200強位置。
“格力地產的房地產業務由于存在布局單一、慢周轉等短板,業績增長陷入困境。未來,規模房地產企業市場份額愈發集中,中小房企的生存空間被再度壓縮。因此,未來若格力地產不主動尋求轉變,加快周轉速度、項目資金流動等,其地產業務的處境將愈發艱難”。廣東一位地產領域券商分析師對此表示。
多元格局下的蓄勢努力
在房地產主業增速放緩三年后,欲借新業務多元發展的格力地產在2019年迎來了一些變化。2019年前三季度格力地產的營收已超過去年全年(30.78億元),為34.32億元,同比增長88.7%。
而格力地產營收的快速增長,與代建工程業務的貢獻有很大關系。據《投資者網》梳理,目前,格力地產占比較大的業務為房地產業務和海洋經濟業務,其中,海洋經濟板塊貢獻的主要是代建項目。
2019年半年報顯示,海洋經濟板塊實現營業收入13.2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654%,其中,代建工程業務收入12.88億元,占格力地產營收的48.26%,全部系2019年上半年度新增,且代建工程業務營收規模已超過其房地產業務。
2019年9月11日,上交所在發給格力地產的半年報問詢函中,針對新業務增長過快等問題,要求格力地產說明包括代建工程的具體開展模式、相關業務發展是否具有可持續性等。
“代建業務主要是格力地產子公司作為珠海市洪灣漁港項目投資建設主體單位,建設洪灣漁港項目。洪灣漁港竣工驗收后,由市財政部門負責審核實際投資,并按審核后項目實際投資成本+管理費+資金利息分7年返還給格力地產。”格力地產對此回應。
有珠海業內人士認為,從近些年格力地產的多元化成效來看,營收規模并沒有大幅提升,依然在30多億的規模上徘徊,說明轉型并不容易,仍然需要時間驗證。
不難理解,由于代建業務回款周期較長,格力地產的應收款出現大幅激增。2019年上半年格力地產長期應收款為15.26億元,較上期期末上升13.03億元,漲幅為583.50%。且應收賬款集中度較高,期末余額前五名應收賬款金額合計為2.03億元,占應收賬款年末合計數的93.59%。
“長期應收賬款大幅激增,將加重資金面不夠充裕的格力地產的債務負擔。”上述業內人士指出。2020年3月17日,據上交所最新披露信息顯示,格力地產2020年公開發行16億元公司債已獲受理,發債資金講全部用于償還到期和回購債務。
不言而喻,格力地產在前行的道路上,依然面臨不小挑戰,如何在發展速度、多元化轉型和利潤之間實現新的突圍和轉型升級,成為該公司未來的關鍵所在。
來源:投資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