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訊網訊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更給中國的經濟和企業帶來了許多不確定性和挑戰,但同時也蘊含著新的商業機遇。
疫情發生以來,商業地產及上下游企業同樣損失嚴重,經營受阻業績停滯。疫情之下,對商業地產行業、企業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和沖擊?商業地產行業從業者應該怎樣應對和反思?對商業地產市場有何預測和展望?
為此,房訊網、全聯房地產商會寫字樓分會聯合發起新商辦50人專題采訪行動,邀請50位行業專家、經濟學者、研究機構、商會領導和產業鏈條展開專題采訪,圍繞疫情應對、營銷創新、預測展望等為商業辦公行業平穩發展提供真知灼見。
3月9日,針對疫情對商業地產,包括開發商、運營商、供應商、服務商的影響反思、應對建議、未來展望等問題,房訊網采訪了左鄰副總裁周薈榮。
左鄰副總裁 周薈榮
房訊網:疫情之下,對商業地產(寫字樓、產業園)行業以及運營商、服務商的影響和沖擊?
周薈榮:疫情導致一部分中小企業倒閉,還有一部分企業已經適應了線上辦公,減少對實體辦公場所的依賴,均導致園區寫字樓空置率的進一步上升,進而影響租金收入。
此次疫情讓沒有自主平臺的園區寫字樓管理方比較被動,手動登記效率低、不安全且不利用統一管理;
對于復工復產的園區和企業,將直接面臨如何解決員工每日餐飲的問題。為了保證辦公場所的衛生安全,園區和樓宇管理方,都不允許外賣小哥直接進入園區、樓宇。園區管理方不得不開始考慮--如何打通園區和樓宇最后一百米,以及如何保證園內企業的用餐安全。
房訊網:疫情之下,商業地產(寫字樓、產業園)行業以及運營商、服務商的應對和反思?
周薈榮:疫情過程中,左鄰的很多客戶利用智慧平臺,進行企業復工登記、疫情管理、無接觸送餐、無接觸門禁放行等,有效防止公共空間人員聚集及長時間停留,減少感染風險。比如:
1)由于普通外賣人員不可隨意進入辦公區域,深圳灣推出園區外賣平臺,為園區企業和員工解決用餐問題。深圳灣利用園區食堂為園區內的企業提供送餐上樓服務,通過Mybay APP和公眾號都可以訂餐。在原有智慧園區平臺上,增加園區外賣平臺,不僅僅為企業和員工提供送餐上樓服務,還實現了園區運營增值收益。
2)西部智谷復工前通過"智谷匯"APP發布"復工登記",并以系統信息提醒、園區快訊公告等多種方式敦促每家企業進行復工登記,提前掌控園區企業復工安排。復工后,管理員在"智谷匯"后臺設置疫情期間綜合巡更流程,系統定期自動推送到相應人員手機中物業與保潔人員定期執行,實時反饋具體情況,確保防疫措施切實落地。
房訊網:疫情之下,對商業地產(寫字樓、產業園)行業趨勢的預測和展望?
周薈榮:園區和樓宇管理方在防控疫情過程中,紛紛將眼光投向智慧園區運營平臺,但都十分注重平臺對長遠發展的實際效益。管理方的需求更具體,對效益追求更明確;已經擺脫早期為了智慧化而智慧化的盲目。這是行業發展良好的方向。
通過疫情,很多園區樓宇意識到可持續的增值營收的重要性,會更注重運營。疫情發生,影響到大部分園區和樓宇管理方的穩定租金收入,促使管理方思考增值運營方向,實現收入多樣化,確保良性發展。
來源:房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