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訊網訊 2019年12月13日-14日,中國寫字樓產業園發展論壇第十六屆年會在北京富力萬麗酒店成功舉辦,主題為"融合與分化:新周期下房地產的新邏輯"。
來自地產界、金融界、學術界專家和行業精英及新聞媒體超過1000位嘉賓出席論壇,聚焦新時代房地產新周期,探索房地產市場融合與分化的新趨勢,解讀房地產行業新邏輯。
論壇由全聯房地產商會、房訊網聯合主辦,全聯房地產商會寫字樓分會承辦;同時得到了藍光文商旅集團、E_ZIKOO智慧谷、中糧·置地廣場、天安人壽不動產、北辰實業寫字樓、首創高科、北京中糧廣場、北京金隅投資物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金隅智造工場、金隅高新產業園、寶能、富力集團、首創·新大都、北京經開、天津中海廣場、金茂佑安國際大廈、金融街融悅中心、首特綠能港科技中心、首鋼國際、遠洋銳中心、宏遠智慧創新產業園、銘泰產業園、北京城建置業、中關村壹號、大族廣場等合作伙伴的支持。
當天下午進行的"產業園論壇"領袖圓桌對話環節,以"新周期下科技園區的新邏輯"為主題。北京中關村海淀科技金融創新商會秘書長付強受邀參加了討論環節,并與現場嘉賓分享了園區以及企業在招商引資方面的新思考。
付強表示,高新區、科技園在引進企業過程中,應該充分挖掘并展現自己的特色,打造一個好的營商環境。協同招商,就是讓企業招商過程中,不要誤打誤撞。
以下是付強在領袖圓桌對話環節發言實錄:
我來自中關村海淀科技金融創新商會。我們這個商會主要有兩塊會員單位,一個是金融機構,一個是以新三板為代表的企業,所以我們平常基本就做金融投資機構和企業的見面交流會,過去講叫投資融資洽談會。
我也是海淀的政協委員,前兩天特別巧的是正好寫了一個提案,叫做《協同招商引資,優化營商環境》。針對這個議案,跟有些像做園區的公司交流過,說產業園在做開發,就是由重資產走向輕資產轉化,這個過程中原來是建一片帶一片,現在是企業不太容易過去。這里我也感悟到,因為北京定位四個中心之后,有疏解非首都功能之后,很多其他地方到北京招商引資,業務越來越重,目標非常明確,重點是到海淀去挖高科技企業。我認為協同招商,就是讓企業走出去過程中,不要誤打誤撞。
因為我們會員單位有很多新三板企業,規模都是有要求的,辦公面積都有要求,新三板企業大家了解,我個人認為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很多政策目前可能又補貼不到,所以他們存在一些不得不走出去的一個原因。還有一些根據自己情況,也想走出去,隨著外面的招商力度越來越強,所謂的政策,或者說優惠程度越來越大,他們也有這種沖動。我之所以提這個提案,就是想讓企業有計劃有步驟,適合當地發展。因為我也接觸了很多其他招商局的領導,包括一些機構平臺,他們也想把所謂的高科技企業引進去。因為我記得一個數據,2016年底,全國有100多家高新區,目前發展不是特別滿意,或者說不是所有發展那么好,所以他們招商力度非常強,希望那些高科技能入住當地的高新區,促進當地的發展。
但這里面我個人感覺,大多數高新區缺一個因地制宜,還有一個沒有把自己特色挖掘出來。我當時給了兩個概念,各地到北京招商,我說你們基本上空氣好,房租低,員工成本低,可能還能解決戶口,這是你們到這來的幾個優勢。而我們企業都出去是面對很多不同地區的地方,他可能來自北京、天津、錦州、河北、河南,來的條件都是這個,聽多了你們其實優勢就沒了。你們的特色到底在哪,河南特色到底在哪?至于說很多產業園,我參觀了北京的一個企業做產業園,后來他說我們現在想去,當地政府很支持,也有條件,希望把這個產業帶回去。所以他說我們有向由重資產向輕資產轉化的需求。
我希望企業走出去過程中要得到海淀政府的認可,相互協同讓企業走出去。確實現在好像有種感覺,各地過來就是挖企業。有些科技企業辦公引入朝陽,我更希望科技總部留在海淀,研發總部留在海淀,因為有人才。
來源:房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