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訊網訊 隨著調控政策的逐步深入和精細化,中國房地產行業由高速增長逐步過渡到平穩增長的階段,高質量發展成為行業轉型的新要求;在房住不炒的定位下,房地產不再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房地產市場進一步趨穩,價格漲幅有所回落。伴隨著中國房地產改革的深入和存量時代的來臨,猛增長的發展模式已成為過去式,房地產進入平穩健康發展的新周期。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各地繼續堅持因城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強化地方調控主體責任,促進房地產市場逐步回歸理性。其中,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持平,二手住宅環比下降;二線城市環比漲幅均回落;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漲幅微擴,二手住宅漲幅回落。
商業地產同樣進入存量時代,庫存壓力依然較大,困擾商業地產行業的"庫存"問題仍然存在。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8年末,全國辦公樓待售面積364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0.4%;商業營業用房待售面積1379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9.3%。
全聯房地產商會副秘書長、房訊網董事長劉凱表示:在經濟下行,中美貿易因素、供應增加,郊區化外溢,城市更新,功能疏解,互聯網金融退潮等因素疊加作用下,商辦地產市場短期內將維持空置率上升、租金和售價下降的局面,預計2020年寫字樓市場租金和售價將會延續下降趨勢。
存量市場的新周期下,如何滿足商業地產的高質量發展?專業的資產管理運營成為重要途徑。隨著運營和資本的競爭日趨激烈,挖掘存量市場,提高資產管理的"自我造血能力",成為市場競爭的關鍵。存量物業資產的管理、運營、買賣、租賃和金融化等,成為行業值得關注的大市場,也吸引了房企更多的投入。
隨著房地產行業的跨界融合愈演愈烈,在5G、大數據、AI系統、智能化等新技術的影響下,房地產和科技創新不斷滲透和融合,行業整體趨向于精細化運營。科技與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及物聯網、大數據的應用,業務線上化,流程智能化、報表數據化為實現精細化管理提供了可能。
正如全聯房地產商會創會會長聶梅生所言,數字產業和房地產的融合勢在必行。數字社區是存量資產異軍突起的抓手,5G技術支持下的物聯網將提供產業升級的機遇。
在科技賦能與數字化加持下,商業地產的運營管理將會延展出哪些新方向?如何更好地拓展商業地產業務,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如何對存量資產進行內容再造與價值升級,有效盤活與提高閑置物業的使用率?如何提高現金流,促進項目與企業的持續發展?
為探索并解答這些問題,2019年12月13-14日,中國寫字樓產業園發展論壇第十六屆年會將在北京富力萬麗酒店舉辦,圍繞資產管理運營的數字化與科技化趨勢展開觀點交流與思想碰撞,探索新周期下運營管理的新方向。
中國寫字樓產業園發展論壇第十六屆年會以"致敬創新者:新周期下房地產的新邏輯"為主題,將一如既往地邀請有思考精神和行動力的企業家、卓有成就的經濟學家及富有遠見的金融家,共同探討房地產最深刻、最前沿的話題,預計將有800位各界嘉賓出席。
來源:房訊網
編輯:wangdc